第(3/3)页 其他动力学,误差补偿,摩擦力补偿,力控,驱控一体设计等功能或者特性在外资品牌中都已经比较成熟,国内厂商在这些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。 机械/电气: 结构优化设计,机械臂上电机的绝大部分驱动力都用在了克服自身重力做功,在保证刚度的情况下通过优化设计降低机械本体的质量,即可以提高性能又可以降低功耗。拿典型的6kg负载桌面型机器人来讲,fanuc的 200id 7kg-717mm臂展的型号自重只有25kg,国内产品距离这个水平还有非常大的差距。 装配主要是工艺问题,机器人听起来高大上,但是绝大多数的厂商还是以传统制造业的思路来做机器人,整个生产流程管理体制陈旧,缺乏“工匠”精神,最后导致无法保证较高的产品一致性。 其他电缆走线与可靠性(机器人出问题大部分与电缆和接插件有关),外观设计,示教器/控制柜防护与散热等,也都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的点。 安全功能: 人机协作机器人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安全,国内有做外形类似的协作机器人,但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安全功能与认证。 由于缺乏相应的强制认证制度,国产机器人一般都不具备本质安全的特性,也很少有通过欧洲、美洲安全认证的产品。当然这个与国内用户对安全的漠视也有非常大的关系。国产机器人想要走出国门,安全认证是必须要跨过的坎儿。 所以说看起来他遇到的是销售的难题,其实从他的角度来看,这就是技术问题! 第(3/3)页